《高高举起,轻轻放下》-读书笔记

本文最后更新于:2020年9月16日 上午

这篇文章来自《读者 半月刊 2018年冬季卷合订本》,位置# 3326。本文讲了孟子和孔子的两个故事:

齐王有一次问孟子,卿应该做什么。孟子说应该指正君王的错误,如果君王不改,这个卿是王室的同宗,就要把君王换掉,如果不是同宗,就自己滚蛋。

孔子在鲁国当过官,鲁王对孔子还不错,但孔子一次参加祭祀,祭祀的肉迟迟不到,孔子就说,我不干了!虽然表面上因为肉迟迟不到就不干了,实际山是因为其“以政为德”的理念实现不了,找了个借口离开,不能辜负君王对她的礼遇,宁可自己背上一个脾气倔的title。

文章的两个故事,都将的是做官的变通之道,我对这种话说模棱两可倒是没什么特别的想法,倒是文中提到了几个有意思的点。

经历了逆境就能见彩虹吗?

孔子心中的贤者是什么样?“一箪食,一瓢饮”。而孟子说:“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。”就是说,你如果真是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人,那么你要接受无数种挑战、干扰、迫害、否则你就成就不了大事。

我对孟子的这段话还是有些印象的,上初中还是高中来着,语文课本中的内容,那时候为了6分的默写题,这段话背了很久。不过想想,也就上初中、高中的时候会读一些古文,工作以后心思就再不会放在读书上了。

上学的时候读书,是不往脑子里读,“学而不思则罔”。工作以后不读书,面对不满意的生活,“思而不学则殆”。不过想想,上学的时候只有读书一件事,被父母保护的很好,不需要操心什么事,自然不会懂得什么是所谓的大任,什么是所谓的苦。

我觉得,作者把这两个例子放在一起,并不是很妥当。

  • 孔子的“一箪食,一瓢饮”讲的是一种心境,一种懂得知足,不追求锦衣玉食的生活状态。现代社会中,人们学习、工作、加班,为的是自己向往的物质生活。而当自己的欲望超过了自己的能力时,自然就产生了焦虑、烦躁的情绪。我记得之前看过一种说法:“社会中中发声的主力群体,永远也只是那前端的百分之二十”,所以所谓知乎人均985、年薪百万也就不难理解了。那么,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,看到那些所谓“有钱人”的的生活,能否还能保持淡然的心态,告诉自己一句“一箪食,一瓢饮”呢?
  • 而孟子的这段话,讲的是在逆境中忍辱负重。我认为逆境对人是有好处的,一帆风顺的人是很难成就大事,过于顺利很容易就变得自负。人经历了逆境,心智得到成长,就具备了成功的基础。

但是,是否真的经历了逆境,就能见到彩虹吗?我觉得未必,有的人在逆境中就倒下了,有的人即使经历了逆境,发现那只是无用功。做了无用功也好,见到彩虹也好,我觉得孔、孟的话,是希望人们能够问心无愧,获取一种内心的平静。当生活不如意的时候告诉自己,保持一种平淡的心态切记浮躁,别人“一箪食,一瓢饮”不也挺好?当经历挫折的时候告诉自己,也许是“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”?

忽然想到“祸兮福所倚,福兮祸所伏”、“人狂没好事、狗狂挨砖头”以及易经中的“否极泰来”和“亢龙有悔”。宇宙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规律,那就是平衡。无论是春风得意时或是流年不利时,我们都要切忌心猿意马。坏透了肯定好事就快来了,也许正是黎明前的黑暗?好透了肯定坏事也快来了,也许是午时的太阳?

天爵?人爵?

孟子说有天爵,有人爵。一个人的品德是上天给他的爵位;人爵就是人给的,过去分为公、候、伯、子、男。

孟子强调人尤其是读书人的定力,就是说把你放在一个最倒霉、嘴不适合你成长、最不适合你发挥的地方,你能否经得住?你能否做到第一不发慌,第二不自杀,第三不灰心丧气?

作者在这里举了天爵、人爵例子,但是后面在说读书人需要有定力。我觉得有些牛头不对马嘴,不过天爵、人爵的例子倒是挺有意思。

说到人爵,过去是公、候、伯、子、男。现在,我们去银行办个什么事,选项也是什么:“党政机关”、“公务员、事业单位”、“技术人员”、“个体”之类,注意排序,似乎和过去没有太大的区别。社会的阶层从来没有发生过变化。所以,在私企打拼的铁子们,当你的丈母娘,看到你不是公务员、国企员工而漏出鄙夷的神情时,也不要埋怨什么。你虽然挣得多,但确实压力大,确实需要操心失业问题,确实需要担心掉头发。社会的阶层就是这样的,古代商人都是不入九流的,现代社会稍微好点。

至于天爵,孔子的说法也没错。虽然有人觉得上天给的东西是虚的,但“上天给的”才格外珍贵。人的品德,是从小受环境潜移默化形成的,人的品德,在交往的过程中,会不经意的就会展现在所有人面前。那么,你的天爵是“公、候”别人就会尊敬你,你的天爵连“子、男”都不是,别人又会怎么对你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