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的第一篇文章

本文最后更新于:2022年1月15日 凌晨

摘要

2022的第一篇文章,整理一下拖欠下来的几个鸡汤,给自己打打鸡血,积极起来,今天也要继续努力鸭!

2022年已经过去了十几天了,说实话,封城在家过的真不怎么样,一方面工作上一些琐事折腾的够呛,另一方面,好像缺乏做事情的动力。我自认为自己认真起来还是有一些毅力的,比如减肥这件事儿。不过,2021年中总结挺好,这十几天时间着实也没做什么。索性,想把之前看到的一些东西,做一个梳理,算是给自己打打气。

断舍离

断舍离,日本作家热衷出书的话题。我高中那会儿对日本还是有些好感的,觉得日本有索尼这样的企业,日本人精益求精的精神都值得人学习。不过后来发现日本其实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完美,日本的企业也会偷奸耍滑,日本的低欲望社会真挺丧的。而断舍离呢?我自然也是无感的,我觉得人是要有欲望的,有欲望才会努力,你活的无欲无求,还努力学习,认真工作干啥?去寺院当一名僧侣,吃斋念经,不也挺好?

“我这些年,就做了两件事,上班和写文章。”

上面这句话,来自九边的一个视频,当时听到这句话我突然在想,自己算不上天赋异禀,可连九边那样的500强高管、千万粉丝UP主,毕业七八年,也就只是专注于做两件事,自己是不是也应该“断舍离”?

我自己对于断舍离的理解,是整理自己的欲望,只留下自己真正在意的那么一两个,重复、重复、重复,把它做好。不过呢,可悲的是工作这几年,我想要的东西太多了,我想要很有钱,又不想拼命加班;我想要舞台上的光鲜亮丽,又忍受不了台下练习的枯燥;我想要追求一份体制内的安定,又忍受不了重复刷题的煎熬。想创业做些电子设计,又不想钻研团队缺失不擅长的技术。总之,欲望很多,就像鼯鼠的故事里讲的,啥都想弄,啥都不精。年轻人,不讲武德,这样不好。

我其实在2021的年终总结里意识到了自己的欲望太多,想做的事情太多,最后每件事都没做好,没做好的这些事,反而挫败了自己做其他事的热情。

所以希望自己在2022年的第一篇文章里,提醒自己:“我这些年,就只需要做两件事,上班和练琴。

坚持

很多人无法坚持到越过临界点,能够坚持下来的,一般都是真爱。要靠外界的压力或者物质激励才能驱动的行为,反而缺乏生命力。

坚持这种可贵的品质,有个最大的毛病,就是不可持续。

我想起初中时候的一件小事,初升高的最后一个学期,我有时会坐到教室最后面,我印象很深的是,市场有学渣猛然惊醒,冒出一句:“我要好好听课,努力考上高中!”,紧接着就正襟危坐,然后看着两旁东倒西歪的伙计们,坚持不到10分钟,又埋下头,开始玩手机了。看来,坚持,不光我一个人觉得困难。

聊到这,突然想聊聊学习,我小时候,家长常说:“你接下来努力,进步多少名,就给你买什么东西。”现在想起来,真的挺扯淡的。学习这种事儿,是一个持续的过程,有前置的知识,这一刻你决定努力学习,不代表前面你落下的东西就会因为现在的努力而找回来,不代表你现在的努力会得到回报。你要知道,学习比你好的同学,如果和你保持相等的努力程度,前置的知识人家掌握的比你好,人家和你学习成绩的差距会越拉越大。每个人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进步,每个孩子都会努力读书。假如大家都保持相同的努力程度,学习好的会学习越来越好,学习差的,不见得会迎头赶上。而学习差的学渣们,眼看着自己努力半天没有多大的进步,反而别人没自己努力还比自己成绩好,很快也就放弃努力了。

积累期有个明显的临界点,你过那个点之前呢,无比的痛苦。但是等过了之后,就有一种天地宽的感觉,干啥都是随手拈来。

成为高手,需要在没有感觉的情况下,趟过漫长的无聊和低成就感时期,趟不过就一直是二流水平。

坚持是一件困难的事儿,那怎么办呢?靠兴趣和热情。但我觉得,热情和兴趣这种东西,也和坚持一样不可持续,不然怎么有三分钟热情的说法呢?其实没有什么办法,只有强迫自己,不断告诉自己:“趟过漫长的无聊和低成就感时期,你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。”。其实回头看看自己过去的经历,减肥,有头十几天体重不下降,跑步跑得头晕的低成就感时期。大学有两三年时间机器人在地图上乱跑,没有获任何奖的低成就感时期。但自己都熬过去了,减肥的时候就是没想什么,就坚持一个月做下去看看,结果不知不觉,上称的时候发现体重掉的惊人。大学的时候,就真的是喜欢,再枯燥也没关系,等参加工作后的某一个瞬间,突然发现豁然开亮,大学的那些东西,自己当初怎么那么不开窍。

过去七八年,你有过减肥成功这样的经历,那么,就请再坚持一次,看看练琴这件事,你能不能熬过去,把这件事儿做好!

与其施于人,不如施于己

前段时间看《圆桌派》,感觉学到的东西还是挺多的,不光是知识,也有文涛面对不同的人,不同的话题(有自己擅长的领域,有自己不擅长的领域),都是怎么与人沟通的。《圆桌派 第五季》最后一集请来了华大基因的尹烨,我对这个人的印象怎么说呢,这个人确实知识挺丰富的,侃侃而谈,但是呢,会显得咄咄逼人,别人插不上嘴。但是,尹烨的一些观点,我是有共鸣比的,比如:

父母要把对孩子的要求,反诸求己,自己去做到,你能不能做到对孩子的要求?当父母改变自己的时候,有时候对一个原生家庭的改变是巨大的。因为孩子所有的行为习惯、认知,都是从家庭的印随和印记过来的。印记是基因,印随是你的行为。所以很多的问题在于,家长做不到,要求别人都简单,我们经常是己所不欲,却施于人。所以大部分的家长,成人却无法改变自己,却无法掌控自己,是我看到当前一个很大的悲哀和无奈。

大家都习惯于,好的都是我的,不好的都是另一半的。你就随你爸懒,你就随你妈笨。其实是因为他们自己笨,自己懒。

我是真的很认同上面的观点,我竟然突然想起来码农圈子的一句圣经:“talk is cheap show me code”。很多时候我们对待身边的人,都很喜欢施于人,喜欢责备,去要求他们改变。这玩意儿不扯淡吗?你自己不行,你自己还喜欢BB,对方能服你,听你话吗?肯定不听啊!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养成爱阅读的喜欢,就在休息的时候,放下抖音、微博、王者荣耀,拿起书去阅读,然后理直气壮的告诉孩子:“你看,我休息的时候也不玩手机,也都是在读书”。当你埋怨自己伴侣做家务笨手笨脚的时候,就拿起锅瓢,理直气壮告诉他:“你看好了,我这道菜是怎么做的,以后洗菜切菜,你来,好好看,好好学,弟弟!”。当你希望孩子学音乐,就在孩子上课练琴的时候,不要逛街打牌,陪在孩子身边,跟他一起学乐理、学指法,理直气壮的告诉他:“你爹跟你一起在学,你爹都学懂了,你没学懂?哪儿不懂?来你爹教你!”

这个观点,有一个我特别喜欢的漫画,双十一给自己买了打印机,发现幸福感满满,文档照片都能打,还能复印,太棒了。还是把漫画放上,你看看多讽刺。

【漫画】以身作则

【漫画】我的规划

我一直觉得,施于人,其实是把对方当成狗对待的。我养了狗以后发现了一个现象,我自己向来很佛系,一直都是只要求自己,不要求别人的,但是,我真的会要求狗狗按照我的想法去做一些事,并且会发火。不要随地撒尿拉屎,去卫生间的尿垫上方便。不要进厨房卧室。不许乱叫。不许乱撕地毯。不许扑人。等等。但即使狗这么听话,这么服从你要求的小家伙,你越是要求他,你越是打它,它除了胆子越来越小,见了你躲进小角落以外,不会有任何长进。反而是你坐在马桶上拉屎,把它也关在卫生间:“看好了,你刚爹现在放大号了,你今天不把大号给我在卫生间放了,不许出去,你刚爹陪你!”,这样进步是最快的。

BB别人的时候,请先自己做,做给他看,再去要求他。

先做病人,再做医生

你觉得他是在针对你,而不是在讲这个事儿,你就会生气。如果你只是讲这件事,那没关系。

一个事情如果有问题,你需要指出的时候,要先当病人,再当医生。当人说什么事儿不对的时候,都是直接从医生的角度出发的。比如家长说小孩打游戏,家长不会站在小孩的角度上来看,为什么小孩回到家,功课不想做,就是打游戏?家长不思考病人的想法,直接来做医生,指责这,指责那。

上面这段话,我记得也是《圆桌派》看到的,随手记到了flomo上,不过记不清是谁说的了。这其实讲的是换位思考,道理大家都懂,但是真遇到问题,很容易直接以医生的角度去下药方。人很难离开自己的立场,去替别人想问题

我其实觉得,“先当病人,再当医生。”适用于任何你发火的时候。当你发火的时候,第一时间不要想着上手砸东西,出口喷人或者沉默摔门而出,第一时间强迫自己对自己说一句:“先当病人,再当医生。”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强迫自己思考原因的过程,你会思考,我为什么会生气?他为什么会这样?可能当你想明白怎么回事儿了,也就没那么想发火了。

我的道尔格挨了我不少打,尤其是随地撒尿这件事儿,我个人是真的很讨厌屋子里一股屎尿味儿,所以看到狗子随地撒尿,冷静、佛系、从来不表达情绪的我,会立刻冲向道尔格,锤它几下,关进笼子,然后收拾一地屎尿。但文章写到这里,我在想,如果我在锤它之前,对自己说一句:“先当病人,再当医生。”,我兴许就会思考。它为啥有时候去卫生间尿垫,有时候就在卫生间门口尿?哦,可能是尿垫湿了,它害怕自己爪子踩脏被我锤,就在门口尿,多铺几块也许就好了。道尔格也许就能少挨不少打。

所以在你希望指出别人不对的时候,提醒自己一句:“先当病人,再当医生。”,再去指出别人的不对,我想在相处的时候,会少很多麻烦。

尾巴

今天的文章就到这吧,这十几天,我大部分时间在玩儿英雄联盟手游,我是真的有一种铁头娃心态,新赛季从璀璨二连败到了白金四,其实输的局百分之二十SMVP,百分之七十五的局战绩杀得没有队友送得快,百分之五对面代练我怂着怂着就输了。我就真不信了,我这霉运能一直持续下去?队友能一直崩?后来昨天又打回了翡翠。

我觉得这段时间浪费的时间太多了,还是得把时间花在有意义的事情上,老早就想把flomo上记录的琐碎点整理整理,所以,从整理自己思路和心情开始吧,加油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