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向上生长》笔记——2021.09.21

本文最后更新于:2021年11月30日 晚上

摘要

《向上生长》的第一篇读书笔记,聊聊为什么要终身学习?

关于负熵流

之前准备军队的一个考试,复习到大学物理的时候,其中有一条定律,叫热力学第二定律。其中一种表述方式讲的是任何孤立系统孤立系统总是趋向于熵增,最终达到熵的最大状态,也就是系统的最混乱无序状态。

当然了,我并没有把这条定律朝着其他方面想,但是很多的言论都表明了一个观点:停滞不前其实就是在后退。九边引用了这条物理学定律,他认为所有系统都有一种自毁趋势,往“熄灭”或者“圆寂”的趋势发展,这个就说的是“熵增”。当然了,还有很多其他说法,比如:“学如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。”、“人往高处走,水往低处流”、“年轻人,当你感到过得非常舒服的时候,就是你在急剧走下坡路的时候。”讲的都是类似的道理。

我写文章,不是贩卖焦虑,不是说你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,拥有一个幸福的伴侣,迟早都要完蛋。我想说的是,对抗熵增,我们要有持续不断的能量输入,这个就是“负熵流”,做到持续不断四个字就够了,这是今天的主题。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当然让人羡慕,但是稳定之余,也应该给自己持续不断的输入能量,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,曾经的国二厂,也是风光无限,后来也还是难逃倒闭的命运。有一个幸福的伴侣当然也很让人羡慕,但庆幸之余,也应该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,给自己这段感情持续不断输入能量,带来新鲜感和浪漫,这样感情才能长久,否则跟我一样,感情就只剩争吵,最后心灰意冷、人走茶凉。

国二厂的全称是县国营第二碾米厂,响当当的大厂,进厂就发两套工作服、一双翻毛皮大头皮鞋。逢年过节,整箱整箱的国光苹果、整条整条的大青鱼放在仓库里,等职工搬回家。在我爷爷看来,那些做生意、跑单帮的,不过是暂时钻了政策的空子,国家早晚会回过头来收拾这帮投机倒把的。我爷爷坚信,个体户再有钱,不过是一时风光,国营大厂才是千秋万代的。

读者. 读者 半月刊 2018年冬季卷合订本(2018.19-24期) (Chinese Edition) (Kindle 位置 219-223). Kindle 版本.

其实,熵增定律在人身上很明显,任何人走上躺平的姿态都非常容易,比如刷抖音、追剧、打游戏,很快几个小时就过去了。但是背单词,十分钟就会觉得枯燥乏味了。为什么?因为前者顺应“熵增”的自然趋势,后者是给自己提供“负熵流”的,“负熵流”需要人主动吸收能量,获取知识,反抗自然规律,当然不会让人舒服。但,如果我们能和自己的人性做对抗,给到了自己“负熵流”,这难道不是一件非常酷、有成就感的事情吗?

什么是知识

人要给到自己“负熵流”就要不断学习,学习什么?学习知识。九边把知识分成两种,一种是实践型的,另一类是书本上的知识。而我认为,还应该加上一类,理论+实践型的知识。

什么是实践型的知识呢?比如怎么接人待物、怎么摸鱼。这类知识在书本里面其实不太容易找到,但是却是非常关键的,往往还是立竿见影的,对一个人影响非常大,必须优先掌握。如果我们的生活,每天接触到的都是全新的知识,那么我们其实就是在实践中学习知识,那确实不用读什么书。比如一部分商人,也许没有读过多少书,但是每天都在和人打交道,解决各种难题,在实践中持续学习和思考,时间久了不得了。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进入一个新环境半年之后,基本就稳定下来了,没有什么新的知识摄入。干着重复的工作,见着同样的人,日子枯燥且乏味,当然没有新鲜知识了。

另一类知识,就是书本上的知识。书本上的知识,通常用处较“小”,且效果不会立刻显现,你会发现我好像坚持读了一个月书,并没什么用,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还挺枯燥,就坚持不下去了。但其实,很多厉害的人,一开始也是费了很大的气力,并没有取得什么成绩,突然有一天就取得了突破,似乎是打通了任督二脉。

第三类知识,是理论加实践的知识。我认为这类知识,是某些特定职业需要学习的知识,更多是他们的职业生涯需要用到。比如医生需要学习书本上的知识,也需要在自己一生的工作中面对各式各样的病人,实践自己书本上学习到的知识。比如音乐家,需要在书本上学习乐理,也需要每天保持对乐器的实践练习。

我认为,实践型的知识,受家庭环境影响很大,比如接人待物,我们学习的途径往往都是模仿我们父母,所以你发现,商人的孩子往往很大方、懂得分享(毕竟太抠门,生意不会做的长久),音乐家的孩子,往往乐观、开朗(音乐家们排练节目,气氛通常都是很欢乐的)。但是,注定会有很多普通人,他们的父母就是很普通的小市民,生活的圈子不大,也不用迎来送往,所以他们的孩子也见不到酒桌上座次是什么样的、碗筷应该怎么摆、夹菜应该怎么夹、别人劝酒应该怎么应对等等,也见不到每逢春节给帮助过自己的长辈拜年带什么礼品、聊什么话题等等。我也是普通家庭出身,我享受过家庭教育带给我的红利,也见识过酒桌饭局、日常生活中接人待物完全碾压我的同事。我想说我们普通人,面对这类实践型的知识,不应该自暴自弃,认定原生家庭没有给自己带来这些东西,就可以理所应当地往后躲,就可以一辈子不擅长。其实介绍情商、接人待物、口才的书籍也有很多,花一些时间了解,把他们应用到生活中去,约会时一句“出人意料”的夸赞,饭局上一句“幽默风趣”的祝福,你会发现周围的人没有那么多恶意,即使你表现的有些“笨拙”,大家都会相觑一笑,没有人会刁难你,大家都很有修养的。

关于书本上的知识,就是很考验我们毅力的东西了。我们都知道读书对自己有好处,我们也明白读书这种东西,短期收益不明显,需要把期待拉长,但这也是最反人性的点。人对于长线的收益其实不敏感,或者说,所有动物对于长线收益都是不敏感的。比如你见过狮子老虎会养猪的吗?你见过羚羊、麋鹿会种粮食的吗?不会,狮子老虎饿了就去捕食,羚羊麋鹿饿了就去吃草,畜牧这种长线收益,短期是看不到收益的。所以,我们都知道读书反人性,减肥反人性,但就是这种反人性的东西在给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“负熵流”,请告诉自己别太在意结果,坚持每天读两页书,坚持每天跑10分钟步,不知不觉的某一天,你就会迎来丰收的秋天。Just Do It!

最后,关于理论加实践的知识。我认为这部分知识掌握起来是相当痛苦的,你需要在实践中保持勤奋,不断练习。又需要克服人性,掌握书本上的长线知识。以我自己举例,我希望学习钢琴即兴伴奏很久了,你发现练习别人编配好的曲谱,能弹一些曲子出来,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,为什么别人编配的谱子好听?不知道,要去掌握书本上的知识。好,那去学书本上的知识,发现你知道了各种和弦、离调、曲式结构,结果呢,手上功夫不够,得练。所以,我认为真正掌握了这部分知识的人,往往都是社会中的佼佼者,比如说乐队的键盘手,往往很容易就上升到音乐总监、音乐制作人。比如说医生,社会地位很高,受人尊敬。比如说飞行员,千里挑一,关键长得还帅。

怎么学习

其实《向上生长》这本书,整本都在讲如何学习,如何积累财富,如何跨越阶级。在书的开头两节,九边讲的如何学习,我认为可以用曾仕强教授讲《易经》中的“潜龙勿用”总结:

我们从出生到初入社会这段时间,都叫初九,需要“潜龙勿用”。潜得越久,成就越大。孔明潜了27年,觉得这个人了不起,我们称他大器晚成。那么潜得久是不是功夫就一定够?不见得,如果潜的过程中没有下功夫,没有学到东西,那就是温室里的花朵,潜出来以后,受不了外部的环境。我们必须长期的潜,可是潜不是什么都不做。在人生的初始阶段,不要急于表现,而应当放低姿态,努力积累能量,以待合适机会,再充分的展现。

我认为,学习就是一个潜的过程,当你迷茫,对自己现状不满,想要学习的时候,你就请告诉自己:这段过程注定不会很舒适,这本来就是一个很枯燥,很乏味,反人性的过程。这段过程注定不会有太多的明显的收获,也完全不会给你表现自己的机会,这本来就是一段孤单、黑暗、迷茫的过程。但是即使这样,请你相信“厚积薄发”,因为总古至今,从《易经》到《向上生长》都在告诉你,潜得越久,成就越大。

尾巴

学习这样反人性的东西,坚持起来真的不容易,我通过一个月时间瘦了20斤,之后几个月时间里面保持饮食的节制和规律的运动,发现其实不是那么困难。但是保持学习的习惯,每天练习弹钢琴、坚持读书,却发现真挺难的!虽然后面会有很多的学习过程中,对抗人性、对抗惰性的方法,但希望通过这篇文章,让我自己回头看的时候,能清楚“负熵流”对自己的重要性,同时在下定决心努力学习的时候,心理上给自己一个很低的姿态和预期,坚定自己的毅力。毕竟期望越大,失望越大,不是麽?

最后分享一首歌吧,这个中秋熵增啦,过的太随心所欲了,不过看到了“我们的歌”这个综艺,看到林子祥老爷子74岁还在舞台上唱歌,真是,两个字,感动,很难想象老艺术家对于舞台的热爱。

小时候,也见到过剧团里老艺术家们对舞台的不舍,小时候我问妈妈,这些爷爷奶奶退休了,天天出去玩多好呀?上舞台夏天热,冬天冷,为什么不舍?母亲没有回答我,可能那个时候母亲也不了解艺术家对舞台的那份热爱。直到现在,我也快到而立之年了,身为“领导”的母亲,即使很早就不用亲自上台了,但有演出机会,依然愿意坚守在舞台上,那份对自己舞台的热爱,值得我们每个人尊敬。

林子祥老爷子和那么Sunnee小姐姐的这首歌,让我想起了李文世和一个姑娘的合唱,歌名忘了~男生的声音都是饱经沧桑,不同的是Sunnee小姐姐很有风度,全程收着长自己不太舒服的低音,倒是成了老爷子的绿叶。凭着爱,旋律写的真棒!编曲老师在伴奏里面加的属七和弦,把气氛托得太舒服了,总之就是好听就完事儿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