写在奶奶一周年祭

本文最后更新于:2021年6月4日 晚上

摘要

个人日记,不用点开。

写在前面

生离死别,对我来说是一个很难提笔的主题,尤其是奶奶走的太快了,快到我也难以接受。我记得前几周父亲还在跟我说,你奶奶病情有些恶化,你给她买个轮椅吧,没过多久,父亲突然就告诉我,回去参加葬礼,那辆轮椅在一年后的周年祭时,依然崭新地放在房子里。我是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的,所以很敬畏自然的生死轮回。时间真快,人真健忘,奶奶去世已经一年了。

去年这个时候,我在notion记录了奶奶的葬礼,内心对自然、风俗、神明的敬畏,导致我不太喜欢拍照,更不敢将如此私密的事情写到个人网站上。那为什么一年后我有了动笔的念头?

  • 对神明的敬畏
  • 感叹一个人的渺茫

你相信有神明吗?

从小就受到教育,要相信科学。事实也如此,我从小也都是唯物主义,但随着年龄的增长,经历过几次生离死别,总觉得那些离去的老人,没有离开我们,只是在另一个空间、维度,守护着晚辈们。就像我喜欢的动画片狮子王,木法沙跟辛巴的对话:

木法沙:“你看那些星星,过去那些伟大的君王,正从那些星星上看着我们。”

辛巴:“真的嘛?”

木法沙:“是的。所以每当你寂寞的时候,要记得那些君王,会永远在那里指引着你,我也会的。”

去年,奶奶的葬礼,按照当地的习俗,孝子在各种仪式里是要吃尽苦头的,奶奶的葬礼上,光是彩排的一个环节,我就已经磕破了膝盖。但巧的是,移灵仪式的当天,下起了大雨,但真到了举行仪式的时候,雨停了,地面泥泞,知客见状简化了很多孝子下跪的流程,我们确实少吃了很多苦头。

时隔一年,奶奶的一周年祭,六月,天气已经热起来了,前后几天高温让人夜晚不开空调难以入眠。但巧的是,我返回老家的下午,突然下起了暴雨,随后一周年祭的全天微风习习,没有毒辣的太阳,大家纷纷感叹如不是这场雨,一周年祭的仪式怕是难熬。很难说有莫名的力量控制着天气,也许可以解释为巧合。但我从心底里觉得,爷爷奶奶为人善良,更见不得晚辈们吃苦。应该是心疼晚辈们,所以在各种仪式前后求得了降雨。

人,渺茫

前几日,父亲参加同学聚会,叫上了我,临走时一位省委的叔叔对我说:

“那你奶奶最后是多少岁走的?”

“我还真不太清楚”

“你看,真不能指望上你们这帮孙子辈的,你爷爷奶奶真的是,好啊!小时候我跟你爸去家里玩,你爷爷奶奶真是。”

确实,连自己的亲孙子都不上心,还能指望得上谁呢?奶奶的葬礼上,我记得孝子们跪在路的两侧,来宾们相继悼念,人来人往,一开始我跪的笔直,到后来时间太久,意识都有些模糊了。而一周年祭上,除了自家二三十个亲戚,似乎没人记得这个世上少了一个人。前后巨大的差异,心里说不上滋味。

人生在世,为甚善良或是奸诈,图个什么呢?最后都是一方黄土,野草丛生。有一天你从这个世界消失了,除了父母,还有谁会痛心疾首,还会记得你呢?

爷爷奶奶

奶奶一周年祭,供桌上我看到了爷爷奶奶的照片,放在了一起。爷爷是彩色相片,不知是拍照时看到了什么,笑的很开心,和记忆里一点没变。奶奶是黑白相片,似乎是不习惯照相,神情有些不自然。爷爷念过书,是一所高中的地理老师,奶奶不识字,虽然三观、生活习惯差异巨大,但奶奶一直爱着爷爷,为家庭的衣食操心,照顾着爷爷的生活起居。

印象里,我记得有一次,爷爷似乎在来回搬什么东西,正赶上旁边的楼房上面施工,有可能往下掉东西,奶奶急的直跺脚,让爷爷别搬了,改天等施工完了再说,爷爷却很倔强,压根不管奶奶来来回回干自己的。但奶奶的那份焦急,却是只有几岁的我也能深刻感受到的,只有最在意的人有危险,才会有那种心情。

我更忘不了爷爷葬礼上,奶奶的表情:

中考的缘故,我只在爷爷葬礼的中途看了爷爷最后一眼就匆匆返回了。到达老宅,看到几个姑姑坐在炕上,扶着眼泪哭光,眼神暗淡的奶奶,:“XX,回来了?”来不及反应,我马上被安排磕头,去冰棺看爷爷最后一面,奶奶侧过头,不敢正视冰棺的位置。我看到爷爷躺在冰棺里,嘴角微微上扬,仿佛正做一个美梦一样,像是喊一声就能醒过来。

那个时候的爱情、婚姻,是我们这一代很难想象的。那个时候的女性,为了家庭,往往会选择成全。“成全”这个词,是初中那会儿挺曾仕强教授讲《易经》时候听到的,我觉得“成全”是一个人最大的本事,只有最浓厚的感情,才能让人做出“成全”这个决定。

我们现在很少有人懂得什么叫成全,你说太太一定比先生不行吗?我不相信,但是为了整个家,我们力量要集中。所以我让你没有后顾之忧,我成全你,这才是比创造更伟大的妇德。但是现在因为大家计较功,我要有功劳!那种看不见的事情我不做,那就不要谈了嘛。

当然了,现在的社会讲究女权,谈妇德、男德色变,女性就是要独立。很难说改变是好是坏,不过我是打心底里敬重老一辈的女性的,即使她们很多没有读过书,但是愿意为了家庭去“成全”,这才是大智慧。若不是深爱,凭什么我牺牲自己,去“成全”你呢?无论如何把,我看到的,是老一辈的人,白首不分离,而我们年轻的一代,很多三十来岁,夫妻就分房了。

看到爷爷奶奶相片在一起,墓地也在一起,这是爱情最好的样子,生前厮守,到另一个世界依然能够团聚,他们也都能安心了。

记忆总是很魔幻,参加奶奶一周年祭,我想起了印象里爷爷奶奶的一些事。我的老家在北方,现在看,爷爷奶奶住的地方周围没有河流,但我却记得,爷爷带着我穿过河流边的小堤,跟我讲共产主义,跟自称是城里人的我讲一些生活道理。我还记得爷爷带我去操场上,坐在操场边乘凉,我丢石头玩,爷爷就在后面安详看着。

而关于奶奶,我记得小时候奶奶有段时间去我所在的城市照顾我的生活,我说要吃豆沙馅的粽子,奶奶想省钱,买回来白米的,淋上蜂蜜,不料她这个孙子咬了一口就说,“我不吃啦!!!”奶奶就真的吧咬了一口的粽子拿去街边的小铺,问能不能退,小铺的大姐无奈的笑着,都咬了一口了,当然不能退了,要没吃的话,我就给你退。后来我要吃凉皮,因为能省三毛钱,奶奶光买了凉皮,不要小铺的调料,她挑嘴的孙子果然还是不买账,“和原来吃的不一样!!!店里面调出来的好吃!!!”

当然了,还有我教奶奶写字的场景。小时候,写了作业需要家长检查签字,爸爸妈妈不在,我只好拿给奶奶签,奶奶不会写字,我便写下“查”字,让奶奶照着签。后来等我出去玩完回家,发现作业本的每一页,都有一个用全力写下的“查”字,铅笔的笔迹重到用橡皮都无法擦去,我当然是又气又没有办法,家长签字是最后一页签一下就好了,现在每页都有一个这么丑,笔迹这么重的“查”字,老师怎么会给我打100分嘛!

尾巴

似乎,老一辈,男性都只在前半生为家里解决粮食问题,而衣食都由女性解决,所以父母这一辈人有一个感觉,有妈在的地方,家就在。老一辈女性的成全,让她们牺牲了自己的一生,却让子女一个个长大成人,让一个家凝聚在了一起。如今,随着她们的离开,没有带走任何东西,除了晚辈们口中的家还有兄弟姊妹之间凝聚在一起的心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