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作快满三年的那些惑

本文最后更新于:2021年10月8日 晚上

摘要

工作快满三年了,你是否也正经历同事离职、工作逐渐丧失兴趣、职业规划迷茫、个人问题被家人催促的情况?那这篇文章一个问题都没办法帮你解决,哈哈哈,好久没写文章了,水一篇。对,顺带分享两个自己喜欢的音乐,Josh Leake的《A Quiet Departure》和石进的《此去经年》。

过了新鲜劲儿,很多事都索然无味

我发现,人吧,一旦过了新鲜劲儿,动力就不足了,很多事情都变得索然无味了,无论是感情、工作或是兴趣爱好:

  • 每100天给她手写信件,时间久了,送信的人觉得平静的生活很难有最早时的兴致去创作内容。收信的人,第一次收到信件的时候,满眼惊喜,次数多了,也就逐渐觉得是理所当然了。
  • 刚毕业的年轻人,初入职场,单身一人,觉得事业好什么都好,自己的公司很厉害,觉得自己的领导很重视自己,觉得自己能干出行业内有影响力的成果,升职加薪,迎娶白富美,指日可待。时间久了,也就逐渐疲惫了,自己在哪里都只是螺丝钉,这个世界少了谁都会继续下去的。
  • 兴趣爱好,关于个人博客,讨论最多的就是,哪个博客工具好用?hexo?hugo?wordpress?因为讨论哪个博客工具好用时,是在刚开始写博客的劲头儿上,时间久了,折腾了一通工具,换了各种好看的主题,回头来没有坚持稳定的输出原创内容,访问者寥寥无几,也就坚持不下去了。

我最近整理了一下自己写过的文章,发现最开始的时候一个月能写十几篇文章,不管是生活中的小事还是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问题都会记录下来。而现在呢,一个月也就三四篇文章。之前看到过一个小伙伴说:“单纯靠兴趣,很难支撑得起坚持写文章的”。确实,无论坚持下来写博客的,还是坚持写微信公众号的,亦或是做短视频的,大部分人的动力,都是靠流量去赚钱。

从小到大,你有坚持过一项有一定难度的事情吗?画画、某种乐器、规律的健身、读书、日记或是其他东西?大概率没有吧,有也是断断续续的坚持。坚持的过程本身就是和自己惰性抗争的过程,就是在锻炼自己的执行力。小孩子都知道动画片好看、游戏好玩,但我们不是小孩子了,我们已经不是这次考试贪玩了,下次考试努力把高分考回来就行了。有些多事情,错过一次,就是一年,奔三的人,愈发感到时间经不起浪费。

总之吧,最近没有太多写文章的素材。TVOC传感器,在知乎上的大兄弟提醒后也提上了日程,等待队友做板子中。即兴伴奏呢?学了很多理论,自己都学的云里雾里的。新鲜好玩的东西呢?买了蒲公英,结果公司升级了网络,禁用了P2P,免费的蒲公英不能切换模式,P2P拉闸。只好写写自己最近的一些生活了,我希望至少写文章这件事不要断,能保持一定的输出频率。

600天的环城公园和樊登书店

我和冯冯是在知乎上认识的,就是这么一个“人人都是年入百万”的平台,我觉得自己的圈子太小了,应该扩大自己的圈子,广发相亲贴,结果就是随手在知乎某个相亲贴下的回答,让我认识了冯冯,冯冯被我言语中的幽默和自律迷住了眼睛,等在一起才发现,原来这个人不像他相亲贴说的那样自律、有趣,反而不爱说话,执行力不强,是个大懒鬼,哈哈哈哈哈,后悔也来不及了。

上个周末,我们一起去了环城公园,冯冯说她喜欢看秋天的银杏,黄色的树叶在树枝上摇摇欲坠,远远看去,树干、地面都是金黄的。途径樊登书店,冯冯说进去看看,书店很安静,店主是个小姑娘,招呼我们随便看后,便自己忙着打包需要寄走的图书。其实,书店的图书没有吸引我,一进店就吸引到我的是播放的BGM,3/4拍的,听着像是某种华尔兹或者圆舞曲,有一丝梦幻、也有一丝忧伤,很能让人安静下来,挺有品味的。挺想结婚的时候我弹这首曲子,然后冯冯顺着旋律,一蹦一蹦像小仙女一样出来。

我们看到一个小桌子上有一些本子,上面是一些人诉说自己的故事,或是希望考上好大学,或是希望家人早日从病痛中康复,也有其他人在那些故事下面用另一种颜色的笔墨写下自己的留言。冯冯说:“我们选两张明信片吧!”


600天的明信片

和冯冯互相给对方写了一段话,等冯冯递给我她写好的明信片,我才发现原来还有印章呢!我选了五个章:

  • 见字如晤:我始终觉得书信,亲手将自己的情感用笔墨固定在纸张上,是一件很真诚的事,因为书信需要投入的时间远比电子的文字多得多,希望冯冯看到这张明信片,能想起600天一起路过的樊登书店。
  • 感谢:我不是一个很细腻的人,我一直觉得自己很直男,所以在今年前半年,我和冯冯出现了非常大的分歧,给了冯冯许多的伤害。是冯冯的包容,才让我们走了下去,所以,很感谢冯冯。
  • 此去经年:我人生第一次挣了工资,第一次买票坐第一排听音乐会,是石进的音乐会。当时还不知道演出结束有返场的环节,返场的第一首曲子,大提琴前三个音一出来,我鸡皮疙瘩就起来了,马上找笔,把《此去经年》四个字记了下来。挺巧呢,写明信片,能盖到这个章。
  • 来日方长:希望和冯冯能走下去,我们双方,作为对方人生里第一段如此正式的恋爱,如果能一辈子走下去,是一件多么值得欢喜的事情。600天是一个新的开始,和冯冯有了合适的沟通方式,希望能一直走下去,一起过700天、800天、3000天吧。
  • 欢喜:有欢,才有喜。以此提醒我和冯冯,不要吵架,不要冷战。那些欢快的日子,让我们更加喜爱对方。

我回想起上次和冯冯去环城公园,还是去年陪冯冯打疫苗,我们手牵手,公园很安静,天气很好,冯冯说她特别喜欢住在公园旁边,没事就能悠闲地散散步。今年因为疫情,我和冯冯很长时间都没有见面的机会,沟通出了很多问题。我当然是那个该吃吃,该睡睡的人,但冯冯在感情和工作都不顺利的情况下,度日如年。如果任何一方选择放手,哪还会有这次的故地重游。

不知道冯冯知不知道,有一个傻子,为了把她追回来,顶着夏日正午的烈阳,狂奔于半勺舒舒和地铁站之间,很害怕自己迟到了,人财两空。(高德百度不讲武德,来骗,来偷袭,我不认识路的老同志,这样好吗?这样不好!最后靠腾讯地图找到了半勺舒舒的店面。庆幸,冯冯还是经受不住红茶蛋糕的诱惑,这个小吃货!)

奔三的人浪费不起时间,错不起了

我最近吧,总觉得工作上的事情提不起兴趣,昨天有个同事问我,你当初是为啥来咱们公司的,我说,当时综合了手头上的offer,薪水、工作强度、工作地点等因素吧,这个工作当时是最适合我的。我觉得人生会有很多种可能,你的任何一个决定,都让你之后的轨迹发生改变,也许当初我去了国防科大,拿到了推免的资格,现在正在国防科大读硕士。也许当初我去了海康威视,在机器人的产品线上加班,也看不到希望。也许我当初本硕连读过了,现在刚工作一年,正在兴头上,很开心。很多事都不好说,但是,逐渐我意识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,随着年龄的增加,你选择的空间不多了。

我本科毕业的时候就24岁了,我依稀记得刚上大学那会儿,身边的同学很多都小我三岁,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?这意味着那些比我小三岁的“同龄人”,他们本科毕业,工作三年,发现工作和自己兴趣不对口,再回去考研,和我本科毕业直接考研年龄上是一样的。这意味着那些本科毕业直接考研的同学,都是24岁,他们是硕士,我是本科。我真的经不起错,考研?失败了怎么办?我就白白浪费了一年的时间。所以当初拿到了一个不错的offer就紧紧攥在手里,拿住了。

其实造成我年龄这么大的原因,一方面是我上小学本身比同龄的孩子晚一年,我也不知道真实情况,但听父母说,当初幼儿园老师说,小孩子7岁半再去上一年级没问题,六岁上学不好。另一方面,我复读了一年,浪费了一年的时间。而小时候浪费的时间,终究要让你在未来补回来。但,你能怨谁呢?怨不了谁啊!只能自己想办法,给自己职业规划时,少犯错误吧!

其实你问我你选择现在手里的这份工作后悔吗?我说我肯定不后悔,让我在选择一次,我依然会这么选。因为这段工作经历,让我明白了一些事:

  • 能认识一些清华北大的人,甚至于有幸跟他们共事一段时间,是一种无悔经历。因为即使你在北京海淀区上高中,你能进清华北大的概率只有1%,你就能想象接触到清华北大的人,对于一个五线城市出来的孩子有多么不容易了。
  • 一个被批评不适合做科研的loser,能被清华北大的博士认可是很庆幸的一件事。我申请本硕连读的时候,面试的老师指着鼻子说我不适合做科研,我做的所有事都是流水线上工人做的,当时真的很憋屈。而在我工作的两年多时间内,我平均每五个季度拿一次绩效Q+。我旁边一位工作了五年的同事,前几天说,他都不知道有绩效这回事儿,因为这个季度Q-,五年来才第一次知道有这回事。所以,真的很感谢我的领导,我是一个很普通的人,我是努力,但也没有那么努力,能这么认可我,真的真的很感激。
  • 这份工作让我及时明白了,也许我真的没有那么热爱IT行业。我有过很多择业的选择,比如选择学习艺术(曾经我认为学习艺术就是重复死练不用智商的工作,大猩猩训练训练都能行),选择考公(曾经我认为,我爱钱,我要挣大钱,公务员不行。因为父母都是公务员,小时候我想要玩具,我想要吃必胜客,我都不敢要,印象里,即使父母都是公务员,家里的经济状况也不允许我要很多东西)。这份工作,给了我还算不错的薪水,我能买自己想买的东西,但程序猿,需要为35岁焦虑;研究猿,需要为成果焦虑。内卷的时代,很难有轻松的工作吧。

我曾经真的认为,自己天赋异禀,我真的有那么喜欢编程,我能靠科技去创业,或者能靠写代码,成为某个团队的leader,但目前来看,和自己预想的完全不一样呀!马上27岁了,很庆幸,人生的第一份工作,能有时间恋爱,有时间练琴,有时间思考自己未来的规划。总之吧,对我而言,很庆幸人生的第一份工作真的很棒,能有时间停下来好好思考,及时明白了一些事,这是不幸中的万幸吧。如果当初本硕连读了,我可能要到30岁才能明白自己不那么热爱IT行业,才会开始去做一些打算,那时真的就太晚了。

当然了,看到这篇文章的大学生们,你们肯定大部分不会有我遇到的年龄问题,本科毕业出去打拼几年,不喜欢在读研。或者直接考研,出去打拼几年,等了解了整个行业的情况,再回头思考职业规划也不迟。对我而言,年龄确实限制了我在非常多方面的选择。

离职了两个同事,有些惶恐

很多人都第一份工作都是签的3年的合同,所以3年是一个坎。最近连续有两位同事离职了,一位是极力要求招我的北大博士,另一位是一起共事的东北小伙儿。大家都有自己的规划,北大博士希望自己带更大的团队,在科研上取得更大的成就,而目前在这个团队中,他的精力很难集中在自己专业的研究方向上。东北小伙儿呢,女票要去北京考研,加上公司给的薪水确实比不上北京那边的其他公司,所以索性要去北京挣大钱。

北大博士,我一直叫他星哥。18年秋招,刚刚本硕连读被批的一无是处的我,四处遭受打击。时间已经8月中旬了,我早早就去了学校,留意学校所有宣讲会与我有关的机会,留意其他学校宣讲会与我有关的机会,留意没有去重庆的企业,他们校招可能与我有关的机会。然后,八月底到九月中旬,我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,我以为我拿着一沓比赛获奖证书,优秀的工程能力能成为offer收割机,然而两周的时间,面试几乎都没收到太多。最终,我收到了星哥的面试邀请。

我记得和星哥就简单聊了聊大学做的事、看过一些什么书,聊了聊我的笔试开放题,很愉快的就结束了。面试后,虽然还没有到最终VP面试给到offer的环节,星哥也还是说了一些自己的看法,觉得我应该去北京闯闯,我的履历有很多机会。

你一直以为,面试官就是尖酸刻薄,问几个难倒你的问题就结束了,事实上并不是。

我后来问星哥,为什么当时会给我offer,让我进入下一轮,我没有任何网络安全的经验。星哥说:“其实我看了你的笔试题我就确定要你了,你的开放题很有想法,至少你对物联网是非常了解的,没有了解的话,写不出那样的答案。其实我们阅卷,一眼就看出来大部分是百度查出来的,你的答案太突出了。”

当然,最终还是和星哥成为了同事。星哥作为我们的实验室负责人,我们工作没有做到位,出了问题,星哥帮我们顶着;做研究出成果时,星哥带着我们,推我们往前走。所以我觉得星哥是一个很好的领导,一个很好的同事。

总之吧,突然就有一种人心惶惶的感觉了。总以为身边这些同事,会陪你走过五年十年,有可能你是第一个离开的,结果一下子别人先离开了,还一下子走两个。一个是给了你信心,从谷底把你往上拉的领导;一个是一起共事做项目的小伙伴,有些说不上的滋味。另一方面,就觉得,这些人说走就走了,大领导也留不住,身为同事也很难做一些什么,这个世界,不是离了谁就转不了的。别人走了,你呢?你的五年规划,十年规划是什么?有了规划,执行的如何?

我觉得虽然自己有很多的打算,比如说弹琴,比如说折腾一些电子设计的东西,但是都不能变现,它们目前都只能算自己业余的爱好。一旦目前这份工作丢掉了,自己瞬间就失去经济能力了,东北小伙儿技术能力很强,北大博士有学历,我自己呢?还是很惶恐吧。

尾巴

不知道是各种泻药文章看多了还是怎么,总之吧,似乎除了公务员、国企、事业单位,其他人就都是打工人,工作就是为了挣钱,都不配活着了,就都得35岁等着送外卖开滴滴,被人看不起。

身边的同事倒是都挺乐观的,谁知道未来10年、20年会怎么样呢?干好手头的工作,未雨绸缪一些事儿吧,做自己人生的老板,老板,哪有安逸舒适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