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调和小调,你还可以这样理解

本文最后更新于:2020年11月26日 晚上

摘要

本文整理自官大为的视频,介绍了调式、大调和小调的概念(一张频率的分布图很清楚的说明了调式的关键是排列方式),并举例对比了大调和小调在音响效果上的区别。

口水话

我记得2019年和2020年的目标,都是希望自己能在即兴伴奏上有一些突破,起码是入门。机缘巧合,无意间看到了邓垚老师即兴伴奏的课,不同于其他的课程,邓垚老师的课,灌输了很多关于即兴伴奏的基础概念,让我对于即兴伴奏有了框架、整体上的认识,这是很多课程上没有的。没有一些常识性的基础概念、框架结构,直接讲细节的和弦,很容易陷入不知道在学什么的一种状态。所以,邓垚老师的课极大程度上激发了我对于即兴伴奏探索的欲望。

我其实在网上看各种关于钢琴即兴伴奏的课程有一段时间了,无论邓垚老师的课、姜创钢琴的课、冰咖啡的流行音乐和声学还是宋大叔的键盘和声学等等,但是目前整个人处于听不出来和声进行、不会给乐曲配和声以及看着容易上手稀碎的迷茫状态。在学习到小调的时候,三种小调复杂的和弦让我突然间就产生了一个非常强烈疑问,所有的即兴伴奏课程,都在讲三和弦、七和弦,讲大调的正三和弦,讲小调的各种和弦。几乎所有人都在强调和弦在大小调上的重要性,那调到底是什么?大调到底是什么?小调到底是什么?区分开他们有什么作用?为什么不同的调式听起来感情色彩不一样?

所以就有了今天的文章,我在网上查了一些各种调式的文章,发现大部分关于调式的解释,都在说大小调,都照着乐理书说全全半全全全半的排列,但是这到底有什么含义,并没有说清楚。前段时间刷好和弦的视频,发现了一个关于调式的系列,从一个独特的角度阐述了调式的概念。我把视频内容中的一些重点整理出来,供自己日后翻看吧~

什么是调式?

当我们翻阅《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》时,关于调式的文章长达80000多字,而哈利·波特与魔法石也只有70000多字。调式在不同的时期、不同的文化都有不同的意义,用一句话来说:调式就是一个音阶中,音与音之间的排列模式。我们常见的调式,就是大调和小调。

什么是大调?

大调就是我们最熟悉的Do Re Mi Fa Sol La Si Do的排列模式,不是说这些音,而是排列模式。


C大调音阶

那么,为什么Do Re Mi Fa Sol La Si Do听起来像Do Re Mi Fa Sol La Si Do呢?或者说,为什么只要其中有一个音不对,我们就听起来感觉怪怪的呢?比如下面这样:

我们在小学二年级就学过,声音的高低是由于物体振动频率不同,这就可以解释上面的现象了:将Do Re Mi Fa Sol La Si Do的频率(音高)放在一条竖线上,就会长下面这个样子。


C大调排列方式

我们发现,上面这些音,他们频率之间的距离其实是不一样的,比如Do和Re之间的距离要宽一些,Mi和Fa之间的距离要窄一些。乐理上,就把Mi和Fa这种频率距离比较近的音,称为半音;把Do和Re这种频率距离比较远的音称为全音。Do Re Mi Fa Sol La Si Do这几个音之间有七个间隔,排列方式就是:全音 全音 半音 全音 全音 全音 半音。现在,我们就可以从任何一个音起,构造一个听起来像是Do Re Mi Fa Sol La Si Do的音阶。

结论就是:只要我们找到八个音,这八个音之间的间隔,按照全全半全全全半方式排列,构成的音阶,我们就把这个音阶成为大调。

什么是小调

一旦我们有了一个大调音阶,要产生一个小调音阶就相对简单了。比如上述的例子,我们只需要在C大调的基础上,把第三、第六、第七个音降低半音,我们就得到了一个新的排列模式,我们把这个新的排列模式称为小调。


C小调音阶

当然了,你会说,那小调的排列方式到底是什么呀?小调相对复杂,有自然小调、和声小调和旋律小调,本片文章篇幅有限,就将在下一篇继续说明。

大调 VS 小调

C大调音阶听起来就是下面这样:

C小调音阶听起来就是下面这样:

我们听到的歌曲,其实都是基于各种调式创作出来的,基于大调创作的歌曲听起来开心、明朗,基于小调创作的歌曲听起来忧伤、唯美。我们用同一首儿歌示例,谱子一样,小调只是把第三、第六、第七降低半音。基于大调的儿歌听起来是这样的:


大调儿歌的谱子

基于小调的儿歌听起来是这样的:


小调儿歌的谱子

尾巴

我从小就开始学钢琴了,当然, 只是作为兴趣。和所有人一样,古典钢琴,学习的路径就是哈农、各种练习曲和大汤,自始至终,学钢琴对我而言都是极其枯燥的。当然了,父母有他们的说辞,小孩子哪里懂什么是兴趣,不逼你一下,你怎么可能学得出来?

但是当我成年,有了自学能力,能够自己做选择后发现:会一种乐器带给人的乐趣,不是你对于某种演奏的技艺有多高超(同一首曲子你弹100遍,腻不腻?)。而是我听到好听的歌曲,甚至于不需要谱子,能够用自己熟悉的乐器演奏、自弹自唱或是给别人弹伴奏,无论是钢琴、吉他、笛子、小提起或者是其他的乐器。对于音乐的喜爱,才是我们学习乐器的动力。但,从来没有人教我们,后来我知道了,这个东西叫乐理,叫视唱练耳,叫和声学。

和声学真的很有魅力,就像上面的儿歌,同一段音乐,仅仅变动了三个音,仅仅降低了半音,就能让一段旋律产生不一样的感情。如果把音乐比作语言,给你心爱的姑娘朗诵哈姆雷特,无论你朗诵的多么动人,多么熟练,心爱的姑娘只会拍拍手,朗诵的不错——这是古典钢琴,你的练习能让你的朗诵技巧很棒,音色很好听,但只是朗诵别人的作品。那如果是俏皮地念给她听你刚写的情诗呢?——这是即兴伴奏,这是和声学,教你写作,写自己的情诗。